
此次以「樂讀漫談」為系列主題,以「樂音、聲音」為發想,藉由各式樂器於舞台做音樂設計為子題,解析音樂的特色跟著講師探索音樂的角度和最終成果,循著方法,聽者也可以選擇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角度,發現更多有趣的內容!以5場講座以音樂為主題,看講師們如何詮釋呈現,現代與傳統間、藝文家與聽者間的創新和交互融合,並與聽眾互動來了解講題背後的趣事。
♦♦♦本系列講座採報名制,為維護講座品質,報名後未出席者,爾後將不保留報名資格,開放其他民眾入場。♦♦♦




活動時間》9/16(五)19:00~21:00
題目》樂遊世界系列(一)《舞曲‧探戈‧樂遊世界》
音樂、舞蹈、戲劇在藝術範疇中是最不可分的,本次將帶大家從俄羅斯經典的芭蕾舞劇選曲開始,接著是充滿熱情的西班牙舞曲,起源於小酒館文化的阿根廷探戈,壓軸回到充滿臺灣意象改編的舞曲,一場從舞蹈出發的世界音樂之旅正要展開。
講者介紹》
陳姿穎(小提琴)、朱亞涵(大提琴)、郭欣鑫(小提琴)、張桂綿(中提琴)。
演出曲目: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Nutcracker Suite (arr. Fiona Vilnite)
Sarasate: Romanza Andaluza (arr. Francisco alvarez)
Falla: Spanish Dance
Por una Cabeza
Tango in D
Tango fur Elise
La cumparsita
Piazzolla: Escualo
Piazzolla: Libertango
蘭陽舞曲 (arr. 李哲藝)

活動時間》7/22(五)19:00~21:00
題目》果菜市場裡的快閃寫真館,合力凝聚場景的瞬間。
談影像不僅是當下的切片保存,更迷人的是背後連結的所有協調關係,您有想過將古早三輪攤車改裝成快閃寫真館,穿梭市場提供攝影服務,又如何串聯記憶節點,串成以市場為中心,地方的味覺網絡。
講者介紹》攝影藝術家蔡欣穎
1994年生於屏東,居台南8年,自由藝術工作者,創作跨於劇場、攝影、行為、錄像及策展。「影像不僅是當下的切片保存,更迷人的是背後連結的所有協調關係。」
2021 台南《潛入果菜市場2.0》計劃主持,寫真負責
2021 台南《部分在場:台韓遠距共創計畫》計畫主持,創作者
2020 台南《命運就算顛沛流離,命運就算曲折離奇》計劃主持,影像創作
2019 台南《OFF_跳境祭》協同策展人
2019 台南 / 跳境祭《鳳仙》影像創作、表演
2019 台南《一座消失的城門,死刑犯與他們的魚塭》影像創作
2019 德國柏林 / 《Lip / s》計劃主持
2017 獨立出版攝影集 《無所》

活動時間》6/17(五)19:00~21:00
題目》關於劇裝設計,你的想像是...
談臺灣傳統在地文化的多元結合,激盪出以服裝為載體的當代態度,透過這些服裝,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臺灣的文化風采與時尚之美。
講者介紹》纖維藝術家 曾啓庭
雖自詡為纖維藝術家,卻喜愛且不間斷地於藝術創作、舞台服裝設計、纖維裝置之間擺渡著,從日常的觀察到想像的異常都是創作的來源。始於2015年日本/東京駐村起,開始將纖維藝術帶入民眾日常,激盪出不同的想像火光。
2019/11-迄今 白絮織作 / 主理人
2020-21/「影響新劇場」《百年催生》/ 劇服設計 / 大稻埕劇苑
2020-21/「稻草人現代舞團」《巢》/ 舞台設計 / 高雄衛武營
2020/ 「阿伯樂戲工場」《記憶的編織》/ 舞台設計 /紅樓-台南總爺藝文中心
2020/「影響新劇場」《異種織造—台南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少年有藝術工作坊/ 臺南文化中心 / 戶外編織藝術裝置
2020/1-6《記憶的編織》纖維裝置展 / 紅樓-台南總爺藝文中心
2018/11-12《The Shape of Connection beyond Words》屏東美術館 / 聯展
2018/9 《2018屏東美展》入選 / 第二類綜合造型
2018/6-9 The Shape of Connection beyond Words, Latvian National Museum of Art/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 and Design,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Riga, Latvia
2018/1 《Riga International Textile & Fibre Art Triennial》/ Riga, Latvia, 參展藝術家
2017/7-8《編舞凝視》/ 《Touching Like Breeze》/ 臺南文化中心 / 聯展
2017/7 「稻草人現代舞團」《足 in》裝置創作/ 臺中屯區藝文中心
2015/10-12 【3331 Arts Chiyoda】3331千代田藝術中心 / 駐村藝術家 / 東京
2015/5 「文化部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交流計畫」藝術家/日本/東京
2014/10-11 臺南總爺藝文中心 / 駐村藝術家
2013/11「稻草人現代舞團」《足in・複合體遊走台北當代》複合媒材服裝創作

活動時間》5/13(五)19:00~21:00
題目》在幕後
談如何讓音樂與視覺藝術相輔相成,劇場裡的音樂超越只是配樂的狀態,又假設音樂與戲劇或是舞蹈本身要形成對話,觀眾如何”看懂”一場不只是單純視覺與聽覺的演出。
講者介紹》<古微琉樂>巴洛克樂團音樂總監 林靖偉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早期音樂木笛演奏文憑,除了擅長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音樂之外,在現代即興音樂方面也與FilmNoir、舞蹈、劇場與各種樂器的組合。與朋友共組MusicaLequio Pequeno,2021年開始為台南稻草人現代舞團駐團藝術家。對於音樂類型的無拘束想法,古樂器與現代音樂、現代即興的結合,期盼可以連結各界的藝術家文學創作與沒有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對話,一起激發出當代文藝復興的精神。

活動時間》4/15(五)19:00~21:00
題目》劇場中的3D光雕
如何透過新科技的引入讓劇場以不同的風貌呈現。
講者介紹》徐志銘
2000年開始從事3D電腦動畫創作至2013年,2013年與澳洲光雕團隊共同創作【萬金光雕】,【獲選為屏東百年教堂特色景點表演項目】之後積極投入光雕藝術創作。於2014年再與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曲全立導演,共同創作3D光雕車,這是全台唯一公益性質光雕車並獲得總統青睞蒞臨華山記者會。曲全立導演以《3D Taiwan》紀錄片與李安導演同台榮獲有3D奧斯卡獎美譽的世界3D大獎(Creative Arts Award)之後也與許多不同的團體共同創作光雕與表演藝術。

活動時間》3/11(五)19:00~21:00
題目》從 2G 到 5G –戲談劇場中的舞台設計
談劇場中舞台設計如何在戲劇文本將文字轉換成圖像,又如何從二維度的空間轉換成四維度的空間,又再加入何種元素,變換至流動的5G時空。
講者介紹》梁若珊
舞台暨整體造型設計師。1999畢業於慕尼黑藝術學院,師事於Karl-Ernst Herrmann先生Ursel Herrmann女士。1999-2012曾於各大學戲劇相關系所教授舞台設計。舞台設計作品包括:2020、2019 衛武營歌劇院開館作品 《杜蘭朵》、2018 《帕西法爾》於台北國家音樂廳、2016 迷宮魔獸於台中歌劇院、2015 歌劇《杜蘭朵》於德國杜伊斯堡萊茵歌劇院、《星光劇院》人力飛行劇團於國家戲劇廳、《微信》音樂劇-音樂時代-台北廈門上海巡演、《茶花女》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於台北新舞台,…。服裝整體造型設計作品《歲時系列》藝姿舞集…。策展與展覽空間規劃: 成功大學電機系數位藝廊、夏日莎士劇場時空錯置劇場設計展於衛武營藝術中心、華文朗讀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衛武營藝術中心-夜貓子夢遊童樂節;月津港燈光裝置藝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