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巢築舞」的舞蹈音樂靈光
講座時間:109/10/30(五)19:00-21:00
主講者:古羅文君(稻草人現代舞團團長/製作人、策展人)
羅文瑾(編舞家、表演者、稻草人現代舞團/藝術總監
示範舞者|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李佩珊、何佳禹、倪儷芬、孟凱倫
開放報名:109/10/10(六)至109/10/29(四)1700額滿截止
聯絡電話:06-2692864#511藝文沙龍
人數:50名
「植巢築舞」的舞蹈音樂靈光
想一窺編舞家的創作靈感何來?想了解專業舞者如何自日常物件轉化舞蹈動作?這是現場近距離認識舞蹈藝術靈光所在的機會,感受音樂和舞蹈相互牽連彼此導引的現場體會,在進劇場的準備前期,我們舉辦一系列分享講座來導聆舞作創作想法以及演出背後的花絮秘辛。
舊雨新知朋友,誠摯推薦舞團「植巢築舞」所產出11-12月於台南台北專業劇場所呈現的年度強檔製作,在你將會感動共鳴從未觀賞過這樣的演出之前,歡迎來講座現場,與稻草人舞團創作表演者一起共聚聊聊,探索最新年度製作《巢》的隱匿世界。
PS:來參加者 將會有一組由今年文化中心36周年館慶所製作的文青版原子筆
~~#潮舞蹈~稻草人舞團下個演出動向~~
周書毅 x 稻草人現代舞團 x 臺灣舞蹈平台
《公園散步的記憶序曲》
→走入作品 https://is.gd/O0Sikn
11.7-8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衛武營都會公園
羅文瑾/稻草人現代舞團 x 古微琉樂
全新創作《巢 Hideout》
→ 走入作品 https://is.gd/EZ0U6j
11.21-22 臺南市台江文化中心演藝廳
12.05-06 臺北市水源劇場
舞蹈新書《足in‧動與感之境遇》訂購 https://ppt.cc/faOyex
走進我們的公園跳舞日常 www.instagram.com/dancinginthepark
霹靂國際多媒體音樂總監 風采輪

────臺灣布袋戲歌謠
109/11/06(五)19:00-21:00
霹靂國際多媒體音樂總監–風采輪
「木偶是沒氣息的,要用聲音來補,表情要用動作來補,音樂進來,角色就活起來了, 這時偶的感情,可能就比人還豐沛,這也是我迷戀這麼久,始終離不開的原因。」 —風采輪
霹靂布袋戲音樂總監,台灣雲林斗六人,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音樂基礎,在校音樂成績優異,國中至高中六年皆為校內合唱代表團指揮。豐原高中畢業後即踏入音樂職業舞台,在父親的爵士樂團中擔任鋼琴師兼主唱。1984年起加熱門樂團演藝生涯,擔任鍵盤手兼主唱,分別為台中「石頭合唱團」及高雄「藍色狂想SuperBand」。1996年為霹靂布袋戲錄製第一首演唱曲「盼夢圓」,啟動布袋戲配樂編曲與作曲的契機。1998年正式為霹靂布袋戲製作配樂,擔任作詞、作曲、編曲、錄音及演唱至今,現為霹靂國際多媒體音樂總監。
開放報名時間:109/10/8(四)至109/10/31(六)1700額滿截止
人數:50名
躍演劇團藝術總監–曾慧誠

────在音樂劇的架構裡,訴說自己的故事
109/10/16(五)19:00-21:00
躍演劇團藝術總監–曾慧誠
「音樂劇必須被論述才會被認真看待」–曾慧誠
台灣新竹人,紐約大學(NYU)音樂劇表演碩士(MM in Music Theatre) 念碩士時,訓練不只著重於表演技巧,對於音樂劇歷史、角色、劇本、表演風格的研究,也要求的相當嚴格,正因如此,對於音樂劇的觀念與概念,也逐漸形成:相信在音樂劇華麗與形式化的風格中,真實傳達戲劇中所要展現的人生,是任何一個表演者應追求的目標。
經過這幾年在外的學習與演出,2007年初回到國內與友人組成音樂劇團《耀演》。劇團以「紐約音樂劇表演概念與創作架構」為枝幹,在「自身文化」中尋找養分,由「人」的觀 點出發,尋找貼近觀眾的故事,期望結合年輕一代的音樂家、劇作家與編舞家,刺激彼此 的創作火花,期望建立屬於「台灣的音樂劇文化」。 而音樂劇導演風格擅長以戲劇的觀點切入音樂劇表演,作品中常以說話入歌、走位入舞,使所有音樂劇元素統合一體,讓音樂劇非寫實的架構,在真實語文與走位中呈現。
開放報名時間:109/9/11(五)至109/10/9(五)額滿為止
人數:50名
不二擊– 薛詠之

────當擊樂遇上___?聽我七十二變!
109/06/19(五)19:00~21:00
不二擊–薛詠之
「藉由日常物件 翻轉「擊」的聲響本質」–薛詠之
薛詠之-打擊樂手。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管弦與擊樂研究所。曾受邀參與2012年於『超旅程未來媒體藝術節』與國際聲光大師 Herman Kolgen演出。年底於實驗劇場演出『新人新視野-音樂舞蹈篇』得獎作品“諷刺詩文” 。 2013年於國家實驗劇場演出新點子樂展:出入游樂與張友鷦《奇幻音畫》、廖曉玲與十方樂集《當代致敬》; 並於十一月受邀擔任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所舉辦的第四屆數位藝術表演首獎《錯置現象 – 擊樂科技表演結合計畫》的演出者 ; 2014年三月與新生代編舞家林宜瑾受邀至『草草藝術節』演出《泥土的故事》、五月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第八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六月受邀於亞青樂集第五屆-『擊舞』打擊二重奏音樂會。『十方樂集打擊樂團』、『不二擊』『Semicircular-半規管』成員,2015年參加擊樂視擊全台巡迴演出、2016年受邀至東京藝術大學、現代擊樂節、壞鞋子舞蹈劇場依地創作『看見看看不見的』-依地創作之跨界演出,近年來致力於當代音樂及結合跨領域的演出。
開放報名時間:109/5/22(五)至109/6/12(五)額滿為止
人數:50名
臺灣聲音藝術家-吳燦政

────旅行地圖的聲音
109/07/24(五)19:00-21:00
臺灣聲音藝術家-吳燦政
「捕捉流動的聲音,以聽覺去重塑應對聲音環境、發掘人們忽略的音場狀態」–吳燦政
1973年生於雲林,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06發表了第一件聲音 裝置作品「夜鶯」之後,便持續以「聲音」作為他的創作主要題材,以營造一種也許是人 們早已遺忘、或忽略的位置視角,一種特殊的音場狀態,讓人們身歷其中的同時有別以往
開放報名時間:109/6/25(四)0900至7/17(五)額滿截止
人數:50名